据县经信局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59亿元,增长6.7%。年初受“招工难”影响,纺织企业生产启动时间总体较去年迟,到正月二十后,企业产能基本恢复正常。二月底至三月初,全县日用电量、供汽量、排污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表明市场正在逐渐得到恢复。目前大部分纺织企业订单情况正常,生产安排有序,尚未出现因招工、资金、市场等因素而无法恢复生产的规上纺织企业。但业内人士对后期的纺织企业发展仍有所担忧,纺织企业面临着在创新中寻求发展的关键时期。
市场方向和贸易结构发生新转向
县经信局调查走访企业结果显示,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当前纺织产业效益总体不如新兴产业,原材料价格、人工、融资等成本居高不下,纺织企业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分行业看,化纤企业当前库存量大幅增加,主因是前两年产能扩张较多,再加上化纤企业春节期间大多未停产,下游需求趋于饱和,目前聚酯切片价格1.08万元/吨左右,丝1.2万元/吨,化纤企业利润空间逐步下降,部分企业生产出现亏损;印染业依靠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生产尚可,并可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织造业中梭织明显好于针织,主因是近年梭织设备大幅减少、针织设备一哄而上,形势逆转;服装家纺企业因出口市场萎缩,预期今年产销形势不如往年。
同时,纺织贸易结构预期悄然发生转向。去年以来,在国外市场需求大幅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情况下,我县纺织品出口受挫,虽然出口额保持增长,但这种增长很大因素是价格拉动,价格增长主因是原材料上涨,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利润压缩。据了解,今年我县不少出口纺织企业计划缩小外贸比例,增加内销,1-2月,我县实现出口12.2亿美元,同比下降4.8%。
三大挑战考验我县纺织业
据相关部门调研分析,目前纺织企业面临着三大挑战的考验。即资源要素紧缺与企业发展需求、高成本时代与企业盈利需求、企业生存需求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
资源要素紧缺已经成为常态,传统纺织产业以资源消耗、资本推动为主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企业在用电、用工、用地各方面碰到的困难越来越大。同时,随着资源要素的日益紧缺和通货膨胀持续高位,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各项成本上涨过快、高位震荡。特别是至去年以来,如PTA价格在最高12000元/吨-8000元/吨震荡,棉花价格在最高3万元/吨-1.8万元/吨震荡,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15%-20%,银行等企业融资综合成本实际已达12%—20%,而由于产业素质性、结构性问题,我县纺织产品提价议价能力较低,导致纺织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减。
县经信局企业发展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二五”时期,我县需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率21.5%目标;同时今年7月1日起,全县工业废水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即COD纳管浓度控制在500mg/L以下,氨氮执行35mg/L。对我县纺织企业,特别是印染企业来说,节能减排这一约束性指标将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压力。
创新为纺织业寻求健康发展道路
面对现状,专家认为,政府对优质纺织企业仍要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要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盘活存量资源,加速“腾龙换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在企业筹备上市过程中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和帮助指导。同时要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激励和机制倒逼,严格按照淘汰落后产能目录和标准,坚决压缩一批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为好产业好企业腾出资源环境容量。
绍兴三印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炳炎认为,我县的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对提升我县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建议以此为突破口,加强产业布局统筹协调,高起点规划建设,进一步明确纺织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柯桥植绒厂董事长、县十一届政协委员孙有峰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化纤、印染、织造、服装家纺等主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落实集约、环保、节能、安全等管理和控制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道路,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发差异化产品,增强企业议价能力。
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建议,以“智慧”企业建设为突破口,鼓励纺织企业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前卫的发展决策,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技术改造企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产品等各个环节,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